-
260靈修 July 14, 2011: 馬太福音第廿一章 Matthew:21
第廿一章 最好能將全章略讀一遍,再專注於以下經文段落: 12 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裏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13 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14 在殿裏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15 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又見小孩子在殿裏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就甚惱怒,16 對他說:「這些人所說的,你聽見了嗎?」耶穌說:「是的。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嗎?」17 於是離開他們,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裏住宿。 默想: 這些商人和兌換錢幣的人,向遠道而來的朝聖者牟取暴利;使神的殿變成奸商謀利的跳蚤市場,妨礙人們前來敬拜神,難怪耶穌勃然大怒。如果耶穌今天來到我的教會,祂會有何反應? 如果耶穌今天來拜訪我的教會,祂會在那些地方「推倒……桌子」?如果耶穌今天來拜訪我,又會怎樣?(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林前6:19) 禱告與筆錄: 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與神對話,並聆聽祂對我說的話。將心中的思想(心得),或是與神的禱告,記錄在“靈程筆記”本上面。 Chapter 21 If possible, read the whole chapter to see the full pic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here. The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12Jesus entered the temple area and drove out all who were buying…
-
260靈修 July 13, 2011: 馬太福音第廿章 Matthew:20
第廿章 最好能將全章略讀一遍,再專注於以下經文段落: 1「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2 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3 約在巳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4 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5 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6 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裏,就問他們說:『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7 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8 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9 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10 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11 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12 『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13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14 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15 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16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有古卷加: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默想: 這個比喻困擾了很多人,這個園主是很明顯的不公平。耶穌是要說明有些人將他們與神的關係看為「工人得工價」的關係,這些人認為神必會因他們的忙碌、勞苦、功績,而賞賜他們。 但是,神以恩典,而非我們的工作,來與我們建立關係。我們屬靈的生命也不會因忙碌事奉而得成長。 我是否太過忙於為神工作,而忘了單單地愛神?我是否忘了停頓下來,聆聽別人的心聲,回應他們的需要?我是否靈裡已經枯乾,但仍不停地花費精力,沒有果效的作事?神在對我說什麼? 禱告與筆錄: 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與神對話,並聆聽祂對我說的話。將心中的思想(心得),或是與神的禱告,記錄在“靈程筆記”本上面。 Chapter 20 If possible, read the whole chapter to see the full pic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here. The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1“For the kingdom of heaven…
-
260靈修 July 12, 2011: 馬太福音第十九章 Matthew:19
第十九章 最好能將全章略讀一遍,再專注於以下經文段落: 16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有古卷:良善的夫子),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17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18 他說:「甚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19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20 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21 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22 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默想: 耶穌單刀直入的指出少年人對永生的誤解,有哪些誤解是我也有的? 這段故事中,耶穌再次將我們一向持有的價值觀顛倒過來:財富不一定代表祝福,相反還可能阻礙人成為主真正的門徒。 我愛主超過其他一切嗎?還有什麼我看為寶貴的事物,攔阻我成為主的真門徒? 禱告與筆錄: 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與神對話,並聆聽祂對我說的話。將心中的思想(心得),或是與神的禱告,記錄在“靈程筆記”本上面。 Chapter 19 If possible, read the whole chapter to see the full pic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here. The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16Now a man came up to Jesus and asked, “Teacher, what…
-
260靈修 July 11, 2011: 馬太福音第十八章 Matthew:18
第十八章 最好能將全章略讀一遍,再專注於以下經文段落: 2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22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23 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24 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25 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26 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27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28 「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了所欠的債。31 眾同伴看見他所做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32 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33 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35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默想: 耶穌以一個比喻來回答彼得提出有關饒恕的問題,並且給了饒恕最強有力的原因。這比喻說到一個僕人,欠了主人無以償還的巨額債款,主人動了慈心,免了他的債。但這僕人後來見到另一位欠他極少數額的債款,卻將他扔到監裡,直到他償還為止。主人非常生氣,因為這個被赦免這麼多債務的僕人,竟然不肯憐恤欠他這麼少數額的夥伴。 這對我們有很大的提醒,當弟兄姐妹重復多次傷害我們後,我們的心就變得僵硬;但神我們的主宰,卻早已饒恕了我們全然無法償還的罪債。 有誰是我到現在仍然很不容易饒恕的人?思想以下我從神所得的饒恕,想像我是比喻中第一個欠了巨額的僕人,求神賜下饒恕他人的恩典給我,來徹底地饒恕此人。 禱告與筆錄: 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與神對話,並聆聽祂對我說的話。將心中的思想(心得),或是與神的禱告,記錄在“靈程筆記”本上面。 Chapter 18 If possible, read the whole chapter to see the full pic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here. The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21Then Peter came to…
-
祈禱週誌 2011年7月10-7月16日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太5:3-4 星期日: 為今天崇拜中的領受禱告「我成長」 為今日蕭牧師的信息感謝,為自己的得著禱告。 星期一: 為萬民堂禱告「我相愛」 紀念將前住非洲短宣的Johnathan和Joanne夫婦。 星期二: 為未信主的親友鄰居禱告「我傳揚」 為你和組員未信主的家人朋友得救禱告,求主加添傳福音的熱誠和果子。 曾受邀前來參加“我愛耶加達”音樂佈道會親友,求主幫助弟兄姐妹持續的禱告、 聯絡與關懷,並把握機會分享見證及福音。 星期三: 為教會肢體禱告「我相愛」 身體軟弱、面對生活壓力、或尋找工作的弟兄姊妹,求主醫治,重新得力,或能找到適合的工作。 夏季有數位肢體回港渡暑或回港發展,求主保守身心靈健康,也求主保守他們投入當地教會﹐繼續跟隨主。 星期四: 為細胞小組及牧區禱告「我相愛」 感恩YAP親子小組本年幾位新生嬰兒,求主保守各家庭建立基督化家庭。 HingStone區新分組,弟兄姊妹的屬靈生命和長進。 星期五: 為本地、世界及遠方的宣教士禱告「我傳揚」 朱肇平宣教士在埃塞俄比亞的事工正尋覓合適地方開展青年中心(Abyssinia Youth Centre) 傅士德夫婦已經回加,Ken正在Huntsville工作並等候神的帶領為他們開路往另一工場,求主賜福他們等候的過程。 Matt 及妻子 Andrea 正在學習語言,並待產第二名孩子。他們十分欣賞巴國的人情和風光,但也為每天目睹不少的貧窮婦儒行乞而心痛,求主祝福他們有主的靈充滿,行出主愛心腸。 Johnathan和Joanne夫婦的非洲短宣,求神引導並賜力量給他們的團隊,保守他們健康、安全,團隊的同心,與烏干達及肯亞當地人的良好關係,並把握機會為主作見證。 星期六: 為教會牧者和明天崇拜/主日學禱告「我成長」 為明天 David Lundy 宣教士的信息禱告,並賜福諸位主日學老師(成人與兒童),能以神的愛與智慧教導眾人。
-
260靈修 July 8, 2011: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 Matthew:17
第十七章 最好能將全章略讀一遍,再專注於以下經文段落: 1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2 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3 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4 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5 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6 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7 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8 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9 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10 門徒問耶穌說:「文士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11 耶穌回答說:「以利亞固然先來,並要復興萬事;12 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13 門徒這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著施洗的約翰。 默想: 彼得、雅各,和約翰三個人在高山上親眼目睹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事件,以致他們仆倒在變了相的耶穌面前。當他們抬頭時,「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何等奇妙的山頂經驗,耶穌熟悉的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在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時,他們聽見有聲音宣佈,耶穌是神的愛子,他們窺見了耶穌的榮耀。所以他們就全然地沉浸在敬拜的當中。 回想自己信主的歷程中,我在什麼情況下承認「耶穌是超越一切,我應當聽從祂」?神怎樣向我宣佈:「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我有怎樣的回應? 禱告與筆錄: 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與神對話,並聆聽祂對我說的話。將心中的思想(心得),或是與神的禱告,記錄在“靈程筆記”本上面。 Chapter 17 If possible, read the whole chapter to see the full pic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here. The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1After six days Jesus took with him Peter,…
-
260靈修 July 7, 2011: 馬太福音第十六章 Matthew:16
第十六章 最好能將全章略讀一遍,再專注於以下經文段落: 21 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22 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23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25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譯靈魂;下同)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26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27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28 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裏。」 默想: 彼得不希望耶穌面對十架的死亡,因此他要求耶穌去避開。但耶穌嚴厲地斥責彼得,因他不是從神的眼光來看事情。每個主的門徒都當學習以神的眼光來看自己的生命,並「背…十字架來跟從」。這並不是說,我們都要被釘十架,我們的十架並不代表是受苦或死亡,乃是代表神對我們每個人的計劃與目的,這是需要我們去尋找並實踐。 我們常以為遵行神的旨意,就表示會「喪掉生命」。其實,只有在每天生活中遵行神的旨意,我們才能「得到生命」,並且是更豐盛的生命。 從耶穌「得與失」的教導中,我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優次,有什麼提醒,察覺到神對我的生命的看法如何? 禱告與筆錄: 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與神對話,並聆聽祂對我說的話。將心中的思想(心得),或是與神的禱告,記錄在“靈程筆記”本上面。 Chapter 16 If possible, read the whole chapter to see the full pic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here. The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21From that time on Jesus began to explain to his…
-
260靈修 July 6, 2011: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 Matthew:15
第十五章 最好能將全章略讀一遍,再專注於以下經文段落: 10 耶穌就叫了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要聽,也要明白。11 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12 當時,門徒進前來對他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原文是跌倒),你知道嗎?」13 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14 任憑他們吧!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裏。」15 彼得對耶穌說:「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16 耶穌說:「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嗎?17 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裏,又落在茅廁裏嗎?18 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裏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19 因為從心裏發出來的,有惡念、凶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20 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吃飯,那卻不污穢人。」 默想: 耶穌好像經常用很尖銳的話語來惹怒法利賽人,但是,他們卻是全國中,最敬虔的宗教領袖。和耶穌一起來評擊法利賽人是很過癮的,認為「我很慶幸我不像他們」也很容易,但事實上,我是否與法利賽人很相似? 我是否也像法利賽人,非常專注外表整潔體面的裝扮,卻忽略了從心裡出來的言語和思想的清潔? 仔細逐個的讀耶穌在19節所列的各種罪,求至高聖潔神的光,照亮我的內心,讓我看見自己裡面的污穢、黑暗;求神赦免,並將內心洗滌乾凈。 禱告與筆錄: 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與神對話,並聆聽祂對我說的話。將心中的思想(心得),或是與神的禱告,記錄在“靈程筆記”本上面。 Chapter 15 If possible, read the whole chapter to see the full pic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here. The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10Jesus called the crowd to him and said,…
-
260靈修 July 5, 2011: 馬太福音第十四章 Matthew:14
第十四章 最好能將全章略讀一遍,再專注於以下經文段落: 22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23 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裏。24 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25 夜裏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裏去。26 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27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28 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29 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裏去;30 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31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呢?」32 他們上了船,風就住了。33 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 神的兒子了。」 默想: 耶穌為什麼這麼快地打發門徒走?為什麼耶穌需要獨自禱告? 走向耶穌,直至狂風巨浪把他嚇倒。這是個憑信心開步走的故事,而非描述在恐懼中前行。 若我當時在場,我會留在船上,還是踏出去?我的生命與彼得嘗試在水上行走,有什麼類似之處? 耶穌把安靜獨處視為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嘗試用一天的時間,到靜修中心安靜退修,或找個地方遠離日常生活的煩囂。隨身帶備著筆記本,記下所聽見,或從神所領受的感想。 禱告與筆錄: 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與神對話,並聆聽祂對我說的話。將心中的思想(心得),或是與神的禱告,記錄在“靈程筆記”本上面。 Chapter 14 If possible, read the whole chapter to see the full pic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here. The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22Immediately Jesus made the disciples…
-
260靈修 July 4, 2011: 馬太福音第十三章 Matthew:13
第十三章 最好能將全章略讀一遍,再專注於以下經文段落: 1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裏出來,坐在海邊。2 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3 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4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5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6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7 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8 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9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18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19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20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21 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22 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默想: 1. 這個比喻清楚說明,人接受福音,要視乎土壤的好壞,也就是領受者的心的情況。在這個比喻中,種子和撒種的都是一樣,但是土壤卻不同。許多人不接受耶穌的信息,但那少數接受的人,就結出豐碩的果子來。 2. 比喻的講解(18-23節)明確指出,有多種因素妨礙人去聽福音,包括撒但、錢財的誘惑、困境、迫害和憂慮等。我是屬哪一類型的土壤呢?神的道要怎樣才會在我的生命裡扎根呢? 禱告與筆錄: 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與神對話,並聆聽祂對我說的話。將心中的思想(心得),或是與神的禱告,記錄在“靈程筆記”本上面。 Chapter 13 If possible, read the whole chapter to see the full picture of what is happening here. Then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1That sam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