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 Devotional, Mar. 25, Luke 9
57As they were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 man said to him, “I will follow you wherever you go.” 58Jesus replied, “Foxes have holes and birds of the air have nests, but the Son of Man has no place to lay his head.” 59He said to another man, “Follow me.” But the man replied, “Lord,…
-
260靈修 Mar.25, 2013 路加福音 Luke 9
57 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那裡去,我要跟從你。 58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59 又對一個人說:跟從我來!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60 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 神國的道。 61 又有一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 62 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 神的國。 默想: 耶穌要求跟隨祂的人,需要不帶條件、忠心地跟從;他們將接受榮耀的冠冕也接受受苦的十架、接受憐憫也接受審判;放棄一切自我保障,專注在耶穌身上。 耶穌對第一個人說的意思就是:“在跟從我之前,請先計算好要付的代價”。第二個人說“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的意思,很可能是根據猶太人的規矩要等到父親去世後,才來跟從主,但耶穌要他把握時機,回應聖靈當時在他內心的感動。第三個人很可能是要回去把家裡的事處理妥當,時間許可時才來跟隨耶穌。扶犁耕田的農夫,必須定睛向前看才不致耕出歪斜的犁溝;耶穌用此指出想成為神國一份子的人,必須全心全意向著神,不讓世事調轉他的眼目。 如果耶穌今天呼召你來跟從祂,你有什麼藉口來拖延?耶穌會接受你的藉口嗎?有什麼使你戀戀不捨而不能專心跟隨主?你願意讓耶穌幫助你除去心中的不捨、不願嗎? 家庭靈修建議:討論,跟隨耶穌是什麼意思,並一同學唱這首“我要跟從耶穌”詩歌: www.youtube.com/watch?v=ORJTyHjh2gg 禱告與筆錄: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聆聽神,並將你的的思想、問題、觸動你的字、詞、圖畫,或是與神的禱告,寫在你的靈程筆記簿上面。 今日箴言7:13-15 13 拉住那少年人,與他親嘴,臉無羞恥對他說: 14 「平安祭在我這裡,今日才還了我所許的願。 15 因此我出來迎接你,懇切求見你的面,恰巧遇見了你!
-
260靈修 Mar.22, 2013 路加福音 Luke 8
42 ……耶穌去的時候,眾人擁擠他。43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醫生手裡花盡了他一切養生的,並沒有一人能醫好他。 44 他來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繸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 45 耶穌說:摸我的是誰?眾人都不承認。彼得和同行的人都說:夫子,眾人擁擁擠擠緊靠著你。(有古卷在此有:你還問摸我的是誰嗎?) 46 耶穌說:總有人摸我,因我覺得有能力從我身上出去。 47 那女人知道不能隱藏,就戰戰兢兢的來俯伏在耶穌腳前,把摸他的緣故和怎樣立刻得好了,當著眾人都說出來。 48 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去吧! 默想: 我們很多時候以為,當我們處在危機中,例如:癌症,破產,長期精神衰弱,無法避免的憂傷,或是失去信心,這時必須充滿信心地來到神的面前,才可能希望神答應我們的祈求。但是這個女人是恐懼戰兢地接近耶穌,她並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她心中只有一個微薄的願望 “只是摸一下耶穌的衣角” 。 有時,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像這個女人,暗暗地從後面,以我們僅存的力氣(意志)來觸摸耶穌的衣繸,希望祂不會發怒或置之不理,並且希望在我們幾乎絕望的當中,能出現一絲生機。 你是否曾經害怕神而不敢將問題帶到神面前?這個故事如何幫助你面對危急的情況? 告訴神你現在所面對的困難。將心中所有的恐懼、不安、缺乏信心,或是渴望、希望、感恩,都一起帶到神面前,與祂交談,聆聽祂對你說話,接受神的安慰與醫治。 家庭靈修建議:這個女人有什麼問題?她如何痊癒的?那時候她相信她會痊癒嗎?每個人分享自己有什麼問題?為彼此的問題禱告。 禱告與筆錄: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聆聽神,並將你的的思想、問題、觸動你的字、詞、圖畫,或是與神的禱告,寫在你的靈程筆記簿上面。 今日箴言7:10-12 10 看哪,有一個婦人來迎接他,是妓女的打扮,有詭詐的心思。 11 這婦人喧嚷不守約束,在家裡停不住腳, 12 有時在街市上,有時在寬闊處,或在各巷口蹲伏。
-
260 Devotional, Mar. 22, Luke 8
42 …… As Jesus was on his way, the crowds almost crushed him. 43 And a woman was there who had been subject to bleeding for twelve years, but no one could heal her. 44 She came up behind him and touched the edge of his cloak, and immediately her bleeding stopped. 45 “Who touched me?”…
-
260靈修 Mar.21, 2013 路加福音 Luke 7
36 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吃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裡去坐席。 37 那城裡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裡坐席,就拿著盛香膏的玉瓶, 38 站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哭,眼淚溼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把香膏抹上。 39 請耶穌的法利賽人看見這事,心裡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 44 於是轉過來向著那女人,便對西門說:你看見這女人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溼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 45 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的用嘴親我的腳。 46 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 47 所以我告訴你,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 48 於是對那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 49 同席的人心裡說: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 50 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 默想: 這個女人以淚水洗耶穌的腳,用頭髮來擦乾,又不住地親吻耶穌的腳,並抹上香膏。作主人的法利賽人,卻認為耶穌容許一個犯罪的女人來觸摸,已經在禮儀上沾染了污穢。 但耶穌問他:“你看見這女人嗎” ?耶穌問西門是否真的看見她,不是看見一個罪人,而是一個蒙神赦免、罪擔獲釋、感恩至極、喜極而泣的人;一個盡她所能向主表達愛,一個因為信心而得拯救,自此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之神的孩子。 耶穌也在問你同樣的問題:“你看見……嗎?”你是否真正看見走在街上、地鐵上、商場裡、超市內,……的人?你是否如耶穌一樣的看見他們?這和你先前的看法有何不同?以耶穌的眼光看人,會怎樣改變你對人的態度? 告訴耶穌你對人的“屬靈弱視”,請求聖靈來觸摸你,改變你的眼光,學習以主耶穌慈愛憐憫的眼光,來看每一個你所接觸的人。 家庭靈修建議:這個女人本來犯了很多的罪,她一定認為自己很爛。當她遇見耶穌時,她心中被耶穌的愛充滿,她相信了耶穌,耶穌拯救她也赦免她所有的罪。所以她非常感謝耶穌。一起唱 “Thank you Lord.” www.youtube.com/watch?v=GIhIXhvOJU4 禱告與筆錄: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聆聽神,並將你的的思想、問題、觸動你的字、詞、圖畫,或是與神的禱告,寫在你的靈程筆記簿上面。 今日箴言7:6-9 6 我曾在我房屋的窗戶內,從我窗櫺之間往外觀看, 7 見愚蒙人內,少年人中,分明有一個無知的少年人, 8 從街上經過,走近淫婦的巷口,直往通她家的路去, 9 在黃昏,或晚上,或半夜,或黑暗之中。
-
260 Devotional, Mar. 21, Luke 7
36Now one of the Pharisees invited Jesus to have dinner with him, so he went to the Pharisee’s house and reclined at the table. 37When a woman who had lived a sinful life in that town learned that Jesus was eating at the Pharisee’s house, she brought an alabaster jar of perfume, 38and as she…
-
260 Devotional, Mar. 20, Luke 6
27 “But to you who are listening I say: Love your enemies, do good to those who hate you, 28 bless those who curse you, pray for those who mistreat you. 29 If someone slaps you on one cheek, turn to them the other also. If someone takes your coat, do not withhold your shirt…
-
260靈修 Mar.20, 2013 路加福音 Luke 6
27 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28 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 29 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裡衣也由他拿去。 30 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奪你的東西去,不用再要回來。 31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32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 33 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 34 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回,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要如數收回。 35 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 36 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 默想: 耶穌對門徒的教訓,往往讓我們怯步三尺。如果我們照耶穌的教訓去愛仇敵,他們豈不會得寸進尺,更加迫害我們?耶穌要我們去愛仇敵、祝福他們,為他們禱告等等,其實是為了我們停止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 畢竟,神自己以祂無比的愛破除了這個報復的模式,將祂的愛子差遣來到世間,為我們的罪受苦而死。當我們回應神的愛,接受基督的救贖時,我們對神的態度就整個改變過來,由原本地拒絕頂撞轉而愛神,願意討祂的歡悅。這就是耶穌要我們學習,以愛來勝過仇敵。當然,這絕不容易,跟隨基督本來不是輕而易舉之事,但卻能帶來自由。 回想一位曾經傷害過你的人,重新讀這段經文,求耶穌讓你靠祂來原諒這個人,破除心中憎恨或是報復的心態。 家庭靈修建議:31節被稱為“黃金法則”,為什麼?討論這個法則怎樣可以成為你的家庭的價值觀,選一、兩件事在這個星期中實行出來,並登記在家庭靈修筆錄中。 禱告與筆錄: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聆聽神,並將你的的思想、問題、觸動你的字、詞、圖畫,或是與神的禱告,寫在你的靈程筆記簿上面。 今日箴言7:4-5 4 對智慧說「你是我的姐妹」,稱呼聰明為你的親人, 5 他就保你遠離淫婦,遠離說諂媚話的外女。
-
260靈修 Mar.19, 2013 路加福音 Luke 5
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 神的道。 2 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 3 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 4 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 5 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 6 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 7 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 8 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9 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 10 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 11 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默想: 漁夫們經過一夜的打撈,毫無所獲,深感疲倦挫敗,不願再試。這和我們的人生多麼相像,我們也常會遇到失敗沮喪,因而想要放棄、退缩,與人保持距離。 主耶穌呼召門徒,未必要去做什麼嶄新的事情,其實多數是要我們回到日常生活的圈子、平日所作的事當中;與耶穌一起去,和祂一同作。神要掌管我們的人生,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消遣娛樂,等。同樣的船,同樣的工作,同樣的方式,但現在有耶穌在其中——這就起了極大的分別。 耶穌在你人生的船上嗎?是誰在為你的航程掌舵?目前你是否正經歷或大或小的風浪,或是“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的挫敗?安靜默想,讓聖靈向你的心說話,隨心中聖靈的感動,向主作回應的禱告。 家庭靈修建議:當耶穌告訴漁夫將船開到水深之處,漁夫怎麼回答?為什麼?之後發生什麼事?漁夫晚上第一次出去打漁,和耶穌告訴他們之後第二次出去打漁有什麼不同?一起唱:“With Christ in my vessel.” 禱告與筆錄:繼續安靜在神面前聆聽神,並將你的的思想、問題、觸動你的字、詞、圖畫,或是與神的禱告,寫在你的靈程筆記簿上面。 今日箴言7:1-3 1 我兒,你要遵守我的言語,將我的命令存記在心, 2 遵守我的命令就得存活。保守我的法則,好像保守眼中的瞳人, 3 繫在你指頭上,刻在你心版上。
-
260 Devotional, Mar. 19, Luke 5
1One day as Jesus was standing by the Lake of Gennesaret, with the people crowding around him and listening to the word of God, 2he saw at the water’s edge two boats, left there by the fishermen, who were washing their nets. 3He got into one of the boats, the one belonging to Simon, and…